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营销工具

为什么有大量营销号的存在,营销号是如何取得利益的,为什么营销号那么恶心无脑还有那么多人看?

2020-06-17 09:05:34

  简单来说,有利可图

  营销号的变现方式大多是互联网营销工具的流量激励和广告费用。由于营销号的质量低下,没有什么人会找他们打广告,他们也没有什么固定粉丝,都是把视频丢到流量堆里,观众也大多没啥文化,没什么消费能力,打广告是不切实际的。

  营销号也分两种线路:图文和视频

  图文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视频、漫画、小说、直播、新闻的拆解,就是把其中的名场面截图,在图下用小学作文扩句的方法写一段介绍(其实就是屁话),还时不时发表意见,询问读者的感受,然后配上营销号专用开头,一篇营销文就写好了

  另一类则还算原创,就是那种中学数学题那种换汤不换药似的原创。大多也就是用几张图做个完全没有准确性性和意义的测试,或是给几个明星给几个人物按几个排名,十分钟一篇,流水线作业。

  视频制作看似比图文更复杂,其实其实有时候比图文还要简单。现来一段标准开头“大家好,欢迎来到xx/我是xx,说到xx,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我们在家/出门在外时经常xxxx。最近一位外国小哥xxx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与此同时播放营销号专用BGM,画面用原视频方面面随便乱剪就可以了。)等他说完这些视频都过了一半了。然后这时他就直接把视频中的高能片段剪在一起。然后简单解说两句。“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视频的全部内容。”一个营销号视频就这么结束了。图文还可以瞎编当原创。视频除了声音都不是自己的。

  能提出这个问题会来观看这个问题,答案的观众肯定都会对以上行为嗤之以鼻,这些营销号内容低俗,质量低下,背景音乐还是那老一套,甚至傻的不行。

  但你转念一想,营销号真的会这么傻吗?

  有受众的地方就有市场

  并快速为什么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所运营的短视频平台上的视频时间短,刺激大,接地气。想象一下,一个农民工劳作了一天回到到民工宿舍,打开手机,他是愿意看一个20分钟总长的新闻视频,还是愿意看一个两分钟的作死吐槽视频?显然是后者。因为一个农民工工没有那么多的知识,使去分析新闻,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分析新闻。后者可以几乎不动脑子的,让他享受到乐趣,则后者性价比更高。

  在做营销号说出的平台也给他们提供了便利。他们一般使用百家号大鱼号。这样使他们的文章视频可以在阅览器或者QQ看点上看到,这两个地方则是下沉市场受众最容易接触到地方。相比需要通过入站考试才能发言的B站,他们更愿意意在在qq看点上直接留言发表观点。他们对于平台的容忍度极高。一个45秒的视频,他们因他们宁愿看60秒广告。也不愿意去没有广告的B站,或者下载一个广告过滤器。既然容忍度这么高,那我说一下废话也不是不可以吧,只要内容足够足够有趣,那么制作粗糙点也可以吧。甚至内容也不一定要有趣,标题和封面好就可以了。这么一来制作一个视频或文章的成本就低了,便可以流水线操作。在这股制作狂潮当中,一些三四线城市的骚年“想火一把”也加入了进来,他们价值观尚未成熟,见过的世面还不够多,所以制作出来的成品……你懂得

  全民创作不是什么坏事,但是那种用质量低下内容低俗且灌满整个网络,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应该加强管控,减少这些营销号的的流量推送---说是低俗抄袭无聊视频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