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学院 » 行业动态

电子发票报告:2021年开具数量将近500亿张,发票流转、报销环节有待改善

2020-05-07 08:46:44

中国电子发票较国外发达地区起步较晚,近年来在经济、政策、技术、市场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近日,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19中国电子发票行业研究报告》,围绕电子发票行业发展概况、使用情况、典型第三方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及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解读。

电子发票快速渗透,2021年开具数量将近500亿张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推动传统领域进行数字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电子发票作为中国税务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以及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有效工具,其推广和应用势在必行。

近年来在政策和技术的大力推动下,电子发票产业保持快速的增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子发票开具数量为32.7亿张,较2017年增长了257.1%。随着市场教育的深化,电子发票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预计2021年电子发票开具数量将近500亿张。

预计2021年电子发票开具数量将近500亿张

从市场舆论热度来看,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控系统显示,2019年下半年以来电子发票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舆论热度,至9月底舆论热度明显上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此次舆论热度的上升是由高灯科技完成新一轮的融资所引发。

电子发票作为企业服务的细分赛道,一方面其数据信息衍生的服务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产业加速落地,颇受资本重视。艾媒咨询分析师指出,未来,在政策力推、技术发展、资本支持下,电子发票将会加速渗透,具备较高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的玩家有望率先发展,行业马太效应逐渐形成。

网民认知程度较高,应用场景由线上向线下蔓延

在认知程度上,63.5%的受访网民对电子发票有所了解,其中使用过电子发票的占33.7%,了解但未使用的占29.8%。可见,中国网民对电子发票认知程度较高。

电子发票由网络发票发展而来,其最初的用途就是解决电商征税问题,在政策推动下率先在电商平台普及。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使用过电子发票的受访网民中,70.5%的网民表示其在电商平台使用过电子发票,25.9%的网民表示在网约车平台使用过电子发票。

电商平台是最常使用的线上场景

在电子发票使用场景方面,电商平台是最常使用的线上场景,而餐厅则是最常使用的线下场景。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使用过电子发票的受访网民中,餐厅和酒店是其最常使用电子发票的场景,占比分别为40.2%、33.0%。

餐厅则是最常使用的线下场景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餐厅、酒店是发票索要率较高的场景,但传统纸质发票的开具方式耗时耗力。节约成本以及改善消费者体验,成为这些领域使用电子发票的主要驱动力。

方便快捷,但发票的流转、报销环节仍有改善空间

方便快捷是电子发票带给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受访网民使用电子发票的良好体验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自动匹配税号、不用担心票据丢失、提升开票效率,占比分别为42.0%、35.7%、33.9%。

方便快捷是电子发票带给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

2017年7月1日实行的发票新规要求开具发票需要提供企业纳税识别号,增加了手动开具发票的繁琐程度与出错率,而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提供的模糊匹配以及快速开具等功能明显改善开票痛点,受到网民肯定。

显然,开具电子发票为用户带来便利,但在后续的流转和报销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用户体验。信息找回麻烦、增加打印成本、无法变更错误信息、自助流程繁琐被受访用户视为较差的体验。

电子发票流转与报销环节用户体验有待改善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电子发票涉及开具、流转、报销等多个环节,但在标准化、信息化方面步伐不一,导致用户的体验较为割裂,随着产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电子发票的全程使用体验将会得到改善。

(本文源自艾媒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