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学院 » 行业动态

市场监管局严管“双11”促销:禁止虚构原价,先涨后降

2021-05-17 13:37:31

双十一”即将来临,各网络交易平台早早开始了“优惠战”,“大牌1元(人民币)领”“限时开抢”“定金10倍翻”等各种优惠纷至沓来。然而,双11优惠不少,但是套路也很多,不少电商商家惯用虚构原价、先涨后降的手段来欺骗消费者,今年这种事要被严管了!

11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五部门联合召开的“双十一”网络促销活动行政指导座谈会上表示,电商平台企业在集中促销活动期间要及时发现并制止虚构原价、先涨后降、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行为,认真履行明码标价义务。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为进一步规范网络集中促销行为,该局联合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对京东、天猫、美团、聚美优品等10家重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进行行政指导,督促企业规范开展“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

阿里巴巴于2009年打造电商促销节日鼻祖——“双11”购物节,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国内最大型的电商购物节日,除阿里旗下平台外,其他电商平台及新零售平台也相继加入,已成为行业现象。“双11”购物节开始推广以来,越来越多电商平台通过打造促销节日项目进行引流获客,电商促销节日发展迅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移动电商市场规模将达32.9亿元,用户规模有望达到7.13亿人。在中国电商市场增长逐渐放缓,中国电商人口红利消失的环境下,电商促销节日成为各平台争夺用户、增加收益的关键手段。

目前,中国电商平台促销节日主要分为综合型大促、特定节日促销与具体品类促销三种类型。双11、618等综合大促凭借营销热度强势占领了消费者的认知,吸引不少电商平台前来瓜分流量。

当下,全民参与电商促销节日已经成为常态现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超五成的网民主动关注电商促销节日,其中,有71.1%的网民愿意参与“双11”等综合大促节日,该类活动凭借多年口碑积淀和每年营销创新,已稳稳占领消费者认知,表现出较高的用户覆盖率。

在参与过电商促销节日的网民中,商品性价比高以及占便宜心理是他们参加此类节日最主要动机。而促销优惠力度和商品丰富度是用户进行消费转化的最重要考量因素,节日氛围和营销内容紧跟其后。显然,节日运营的核心仍在于价格优惠,通过低价吸引用户消费,并最终为平台留存用户。

然而,在优惠促销的过程中,电商平台开始设立繁杂的优惠抵扣规则,部分平台甚至出现先提价后降价等虚假优惠情况,为消费者带来烦扰的同时,也损害着平台的口碑。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大多数中国网民比较看好电商促销节日的发展,而消费者对于电商促销节日的价格仍表现出较高敏感性,不透明的价格、虚假优惠以及繁琐的促销规则是影响消费者参与的最主要阻碍因素,电商平台需要减少套路,将真正实惠让利给消费者。长期来看,唯有为消费者提供真正实惠的价格和折扣,才能有效发挥促销节日的作用,助力于平台用户的增长。

(本文源自艾媒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